教授 当前位置>>首页 >> 师资队伍 >> 教师园地 >> 教授

柯政

发布时间 :2017-04-06




     

     姓名:柯政

     职称:教授

     职位: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

     邮箱:kezheng @ecnu.edu.cn

     联系电话: 021-523136364

     办公地点: 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1612



      

      



研究方向:

教育社会学(特别关注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流动)

教育政策研究

制度理论

课程教学理论


社会兼职:

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文教委员会委员

九三学社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委员

上海市普陀区第十三届政协委员


学术成果:

著作:柯政. (2011). 理解困境:课程改革实施行为的新制度主义分析. 北京:教育科学出版社.

CSSCI论文:

Chen, S.Y. & Ke, Z. (2014). Why the leadership of change is especially difficult for Chinese principals: A macro-institutional explanation.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, 27(3), 486-498

柯政. (2014). 文理不分科怎么做?:基于备择政策利弊分析的政策建议.全球教育展望,2,30-40.

柯政、陈霜叶、任友群.(2013). 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校长领导行为比较.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, 1: 108-127.

柯政.(2012). 略析农村教育研究中常见的两个方法问题. 全球教育展望, 4: 73-78.

柯政.(2012). 教育与学生社会流动需求:对当前有关衡水中学现象讨论的一点补充. 教育发展研究, 6: 23-27.

柯政.(2011). 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论基础. 全球教育展望, 9: 37-43.

柯政、洪志忠. (2011). 教师专业发展的本土理解:基于对132位中学高级教师的调查. 教育发展研究, 18:48-56.

柯政.(2011). 教师的文化-认知是如何影响课程政策实施的:以“研究性学习”政策为例. 全球教育展望, 3: 39-48.

柯政.(2010).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分析:以素质教育评价政策为例. 全球教育展望, 2: 25-30.

柯政.(2010). 专家学者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多视角分析. 教育发展研究, 2: 30-34.

柯政.(2010). 规范性制度对新课程政策实施的影响及其政策意义.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, 1: 101-113.

柯政.(2009). 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教育督导行为分析. 教育发展研究, 10: 43-48.

柯政.(2008). 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的回应行为分析. 教育发展研究, 24: 67-70.

柯政.(2007). 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.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, 1: 42-54.



版权所有©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系 通讯地址: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联系电话:021-32526084 邮编:200062